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目前已經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,高鎳材料、碳硅負極的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應該在300Wh/kg左右,正負不超過20Wh/kg。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
我們中大部分人總是有意無意的忽略這部分物質的含量,得出的能量密度與事實相差較大,誤導吃瓜群眾。其實,這部分相當重要,就拿過去十幾年的技術進步來說,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就是靠著活性物質占比的提升來實現的。
除了提升活性物質占比,還有不少公司和企業在電池輕量化上下功夫。通過輔材(鋼殼、箔材)輕量化技術和電芯空間利用率優化設計,來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,但是這種做法是有一定風險的。相對會犧牲一點單體電池在設計上的安全性和一致性,我認為這沒有必要,畢竟電池的穩定關乎安全,一定要謹慎為之。
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目前已經看到能量密度的“天花板”了,高鎳材料、碳硅負極的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應該在300Wh/kg左右,正負不超過20Wh/kg。
——國家“863”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專家肖成偉。
按照國家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的規劃,2020年鋰離子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目標為350Wh/kg,從目前的動力電池技術來看,肖成偉認為這一目標可能無法達到。
而現在距離2020年還有2年時間,可以產業化的下一代動力電池也并沒有浮出水面。
目前,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純電動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,大多數為三元鋰材料和磷酸鐵鋰材料電池。盡管相比鉛酸和鎳氫電池,能量密度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,但是依然難以打消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困擾。
毫無疑問,動力電池技術瓶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。
無論是三元鋰材料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,基本都由四大關鍵部分組成,即正極、負極、電解液和膜?,F在基于這四種組成部分的鋰電池,再提高能量密度并做到產業化應用,可能性不大。
一項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,往往要經歷很多年的時間。
上海市機動車檢測中心副主任繆文泉認為,2020年并不是一個遙遠的未來,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確定性的解決方案,可能達成上述目標的新一代動力電池體系也屈指可數。
那么動力電池達不到技術路線規劃的目標,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進程會不會受阻?
當然不會!
因為影響動力電池性能的不僅僅是比能量密度一個指標,還有動力電池的比功率密度、安全性、一致性、循環壽命等多種因素,在眾多指標和成本之間找到一個產業化應用的平衡點,才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。
此外,目前日韓正在研究膠體電池,這是一種沒有電解液和隔膜的新型電池,有可能給電池帶來質變,但是現在還沒有產業化的消息。
在繆文泉看來,提高動力電池比能量的技術途徑有很多:
一是工藝進步,但如今電池工藝設計已相對成熟,提高電池比能量的空間不大;
二是材料性能的提升,受制于自身物化性能,以磷酸鐵鋰和三元鋰為正極、碳材料為負極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在能量密度上很難有大的突破;
三是新材料、新體系,即開發高比能新材料、發展動力電池新體系是未來動力電池比能量大幅度提升的主要途徑。
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電池能量密度,那么是不是可以考慮從給電池包整體減重的角度去提高能量密度呢?
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張旻昱博士認為,這個思路完全可行。她表示,動力電池電池包中,電芯的重量一般在1/3-2/3之間,其余部分為電路板、殼體等配件。如果將這些配件的重量有效降低,同時維持現有電芯能量密度的情況下,電池包整體的能量密度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。
在2010年左右,動力電池包因為安全等需要,往往采用金屬外殼,電池包整體能量密度很低。后來在更換高聚合物外殼后,能量密度就有了一個大幅的提高。
電池包能量密度是一個系統問題,提高電芯能量密度是一個直接手段,但是如果做好電芯的布置,電路的規劃,減輕殼體重量,為電池減負,也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一個有效手段。
在實際應用中,北汽新能源EV200車型的電池箱下箱體使用鋁合金材料,上蓋采用復合材料,能夠有效減重幾十公斤。
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王可峰表示,通過降低電池箱整體重量,可以實現整車減重,是提升電池箱能量密度的一個有效手段。另外他表示,更換更輕材料一般都會導致電池成本的上漲,現在北汽新能源也在加緊這方面的研究,爭取應用更輕更強成本更低的材料。
目前來看,各大電池企業為達成350Wh/kg的目標,不僅需要研發新電池,還要對電池包進行減重,兩者要并行。
動力電池因為裝配在汽車之上,需要經過各種工況的測試,要保證一定的結構安全。將鋼殼換成碳纖維殼或其他材料的外殼,只要能保證強度要求,完全可行。
另外,電池包另一項重要指標是散熱與均熱能力。如果電池組局部過熱,會導致電池內阻不一致,電芯放電容量下降,那些放電不充分的電芯從某種意義上說,為電池包增了重。
雖然電池包能量密度達到350Wh/kg,光靠為電池減重可能是無法達到的,但是動力電池作為一個系統,這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視。國內企業比較缺乏基礎性研究,過度追求高比能量電芯,這是錯誤的,應該均衡發展,在研發新型材料電池的同時,重視對現有電池體系的減重。